查看原文
其他

百千工程 | 佘升华:九载海外,不负青春


近日,乌干达国家级报纸《New vision》刊登了一篇名为《A view of Kenya from across Mt Elgon in eastern Uganda(从乌干达东部的埃尔贡山对面看肯尼亚)》的文章,对中建五局乌干达KS-73公里道路项目进行了大篇幅的正面报道,反映了乌干达各界对项目的期许。

“The Chinese are on site and there is quite some works going on and gravel being pulled  up.The big people spoke of this taking 36 months. Looks like it might happen.

——中国建设者已经进场施工,相当多的工作正在推进,(沿线)大量的巨石被拉起。总统曾说到,只需要36个月就能完成这条路,现在看来很有可能实现。”


回忆来路艰辛,项目经理佘升华感慨良多。

这条跨国公路全线修建在崎岖的盘山石头路上。乌干达国家公路局局长曾感叹:“此路是乌干达最难修的道路之一。”前总统阿明在世时便一直想要修建这条路,但始终未能如愿,它的开工建设凝结了乌干达两代人的夙愿。

山势陡峭崎岖的项目旧路


从乌干达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肯尼亚副总统威廉·鲁托为项目开工揭牌开始,项目迅速组织资源施工,在边境高原上打响了履约攻坚战。

项目开工揭牌仪式


作为第一个在乌项目,能够赢得乌干达政府和人民的认可来之不易,也令人倍受激励。

到此时,九载海外,佘升华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中建五局海外事业的优秀项目经理。九年来的栉风沐雨,给予了这个年轻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历经风雨,砥砺前行



2010年8月,刚从中南大学毕业的佘升华加入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项目。回想起来,他还是忍不住感叹:那时在热带雨林中,气候恶劣、蚊虫成灾。而且山长水远、信息隔绝。

 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


佘升华从见习施工员干起,每天早出晚归,闲暇时就猛补法语、学习当地的管理制度。据同事回忆,他领悟力强,工作思路清晰、一点就透。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但是现场的施工组织,人员和机械均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又吃得了苦,很快就扛起了大梁。

 项目经理佘升华(左一)与乌干达国家公路局局长Allen Kagina,中建肯尼亚公司助理总经理吴特约,中建五局非洲基础设施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肖超,副总经理单国华合影


佘升华外语基础好、思维敏捷,是个典型的“学霸”。他学习劲头足,喜欢和业主监理、属地员工打交道,逐渐练就了无障碍沟通的本事。几年下来,佘升华俨然成了个“非洲通”,还得了个亲切的外号“升小黑”。

除了热带雨林就是一望无垠的荒原


但在非洲的生活,确实艰苦,他自己也亲身遭遇过地震、持枪抢劫,深入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之地更是家常便饭。

当时项目车辆紧张。一天,他加班到很晚,等了许久也没等到路过的车辆。他干脆咬咬牙沿路步行走回营地。夜里在原始森林徒步行走非常危险,猛兽、蟒蛇时常出没。佘升华也有些发憷,只能放点音乐壮胆,硬是摸黑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到营地。

夜幕降临的东非高原


条件艰苦,佘升华擅长“苦中作乐”。他喜欢召集同事打篮球。佘升华说道,打篮球可以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增进友谊,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他为人随和,没有架子,当上项目经理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依旧坚持每周和员工打球聊天,“员工有什么话都可以和他讲”。

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甫为球赛开球,佘升华代表老员工参赛


当被问及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时,佘升华感慨道,自己能够从一名见习施工员,成长为海外大项目制的项目经理,主要归功于平台。“因为公司给了好的平台和机会,才有平台上的锻炼和成长;因为将热血和责任投入到岗位中,经历风雨才能不负所托。”

对此,他常怀感恩之心。

敢吃螃蟹,敢挑大梁



2016年3月,土木公司第一次进入加蓬市场,负责利伯尔市政道路项目施工。

佘升华调任项目生产经理。

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市政项目,也是一次全新国别的征程。

项目位于首都市区,管线复杂,道路分散(20多条道路)。

总统换届选举在即,项目定位为现任总统连任造势的重点项目。8月底前,市区关键道路要达到通车条件。

从进场算起,给项目的时间不到4个月。

加蓬利伯尔市政道路项目


时任中建中西非公司董事长张龙英、总经理李红学多次到项目督导施工。佘升华坦言,那一段时间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延误工期、有辱使命。

最棘手的工作是管线迁移、换填,高压电线迁改。令人头痛的是,当地所有管线均没有任何图纸记录,其中包含一条总统府的国际光缆。只能依靠设备辅助人工去摸索、探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便如此,还是险些将国际光缆挖断!

“工期紧张,只能硬着头皮挖了再说,先斩后奏。”回想起来,佘升华还是捏了一把汗。

非洲的清晨


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休息。“连轴转”,一方面要沟通协调当地资源,加快设备人员调配效率。另一方面还要紧抓施工质量和进度。当地的征拆压力极大,佘升华就另辟蹊径,与政府、业主沟通,在设计上优化线路。经过紧锣密鼓的安排,各项工作终于走上正轨。

8月底,项目如期完成节点,赢得了政府的高度认可,为后期中建股份打开加蓬市场奠定了基础。

加蓬利伯尔市政道路项目


打完加蓬的一场硬仗,佘升华当即被调往到乌干达,主要负责KS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僧多粥少,乌干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沟通接触,佘升华判断出,乌干达国家公路局对我方的企业实力仍存在疑虑,尤其关注设备进场组织能力。

总统特使与佘升华亲切握手


为争取业主的认可,将这个“公司东非第一标”收入囊中,佘升华经与分公司沟通,当机立断,一方面向公司汇报、取得支持,立即启动刚果设备的出口报关工作。另一方面,迅速启动运输清关供应商的询价比选工作,确定了一家优质运输商。同时仔细研究招标文件和当地税法,成功申请到了所有设备和配件的免税函。

项目迅速组织机械设备进场


项目前期的积极主动,赢得了业主的认可。之后,佘升华出任项目经理,组织“跑步”进场,在开工前将大部分设备运抵营地,并在开工后一个月内争取到了预付款,两个月启动了大面积施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佘升华做事情,总是拗着一股韧劲,打定了心眼要做通做透。

在担任项目经理期间,他绞尽脑汁,总想搞个“大事情”出来。

这个大事情就是乌干达项目的独特管理模式。首要的就是属地化人才管理模式。

佘升华陪同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乐荣一行检查


几个困难萦绕在佘升华的脑海中:首先,项目处于边境,本地高水平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工较少;其次,乌干达各地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排斥外区人来本区就业。最后,由于中乌两国语言、文化的不同以及社会制度的差异,中方员工和属地管理人员的融合度很低。


与属地管理人员谈心谈话


佘升华冥思苦想,结合之前在刚果、加蓬等地的经验,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是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属地管理制度。二是从猎头公司招聘了两名经验丰富的HR,解决人才的“选用育留”问题。三是通过大量从发达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结合就地招聘勤杂工的方式,同时满足项目高层次人才需求与当地就业需要。

过程中,项目开展中乌员工各类交流互动活动以及技术培训和制度交底,增进了属地员工对中建企业文化、制度的理解,提升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超英精神演讲比赛

中方属地员工技能比武

属地员工校点教学

作业中的属地平地机手

表彰优秀属地技工

表彰优秀属地管理员

项目还通过联动Kween地区举办“中国建筑VS Uganda Kween District足球友谊赛”,向当地学校捐赠物资等方式,加强了与属地的互动。

湖南卫视摄制组一行专程赴分公司乌干达KS-73公里项目拍摄节目《我们的非洲朋友》报道了这些与属地的联动活动,首播后引起强烈反响,网络播放点击率超100万次,是几个国家篇中唯二会重播的篇章之一。

《我们的非洲朋友》

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

同时,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召开,中建展位吸引了包括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等国家领导参观,而五局参展四大海外名品工程中有一半来自非洲基础设施公司,其中就有乌干达项目。

一系列措施让属地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了融合和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大为提高,初步实现了高水平的属地化管理。

中国建筑VS Uganda Kween District足球友谊赛

“六一儿童节”到

KAproron学校捐赠

“我们项目是自营项目,推行了在海外的第一个总承包模式,自主对接政府部门、业主。项目没有分包队伍,包括采石场在内都是自营的。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都是自己施工,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开展,工作更困难。”佘升华介绍道。


乌干达国家公路局董事会主席

Fred Jachan Omach与佘升华亲切握手


结合海外特色,项目提出了以“四新”为核心的工作思路:通过依靠“属地化管理”“采石场自营管”“机械设备垂直管理”“自主设计自主创效”,以期实现优质履约与效益的最大化。

佘升华陪同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乐荣,总经济师、总法律顾问肖林一行检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努力,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管理体系日渐完善,赢得了乌干达国家公路局董事会主席Fred Jachan Omach等董事会成员、局长Allen Kagina的赞赏。董事会成员们称赞项目管理“令人印象深刻”,项目还受邀迎接了国家公路局全体业主项目经理的观摩。

佘升华在乌干达国家公路局董事会委员检查会上作汇报

周绍良丨记腊八粥

从稚嫩的见习施工员到成熟的项目经理,佘升华扎根海外整整九年。转战东西,在刚果雨林、东非高原均留下了奋斗的足迹。

九载海外,久久为功,凭借着九年来的坚持和努力,日复一日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付出,一步步走了过来,成长成为海外事业的一名排头兵。

认真作为,不负青春。也许是对他这九年海外历程最好的阐释了。


猜你想看:

百千工程 | 周尔:霸得蛮的“湘妹子”

百千工程 | 姚正:不忘初心,当好工地“守护者”

百千工程 | 陶霞:商务线条的靓丽领航者



稿:非洲基础设施公司

编辑:余雯琪

审核:陈泓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